第179页(1/1)

怎奈段盈是铁了心要嫁给他,安心待在闺房,学着大胤备嫁的女郎绣着自个的嫁妆。

恰逢这时南诏内乱,六诏之间纷争不断,段国主又瞧了瞧年幼的孩子,和大胤五皇子今非昔比,到底是决意让阿盈嫁去盛京。

南诏国主上书献礼,先帝还有些意外,只是见南诏公主的嫁妆如此丰厚,刚好户部亏空,很是缺银钱,便大手一挥,同意公主和亲。

这样的消息一经先帝公布,几个皇子自然是争得头破血流。

先帝没想到与李家女郎的婚事已然板上钉钉的五皇子也掺合其中。

问及原因,他才将当年处理朔方军内乱,有南诏公主的鼎力相助一事抖落出来。

既这么说小小蛮夷公主却也是个有本事的,先帝细细思量一二,随后拍板定了南诏公主嫁给他为侧妃一事。

南诏到盛京长途跋涉,更何况公主入京,携带丰厚嫁妆,加入po腾讯群思而咡二勿九依四七,看最全网文揉纹怎么也得走上三个月,倒是足够他办完与陇西李家女郎的婚事了。

先帝迟迟不立太子,却在五皇子娶了李家女郎后,封五皇子为太子,李氏为太子妃。

可怜南诏公主段盈初入盛京,得知的却是太子在三日之前已然迎娶了李家女。

此等奇耻大辱,一向骄傲的小公主段盈怎么受得了。

只是还不等她带着浩浩汤汤的送亲队伍打道回府,南诏就传来惊天噩耗。

六诏暴起,兄长死在内乱之中,就连年纪尚小的侄儿也下落不明。

难怪兄长派给她送亲的使者皆是身怀绝技不同凡响之辈,原来是想她彻底远离南诏祸乱。

兄长苦心段盈自是不会辜负,此番带来盛京的人手当中,可谓是群贤毕集,有他们在,自然不愁来日,为他报仇雪恨。

于是段盈便一改先前的苦大仇深,装作欢天喜地的嫁了太子,成为侧妃。

原本太子就愧对于她,偏她知情达理,从不与他吵嚷,较之妒火中烧的太子妃李氏不知道要好了多少。

连带着登基,圣人迫不及待地封她为盈妃,因着皇后的位置必须是李氏的,圣人除了初一十五留宿中宫,其余日子都陪着她待在含凉殿,就怕她不高兴。

与此同时,圣眷浓厚的盈妃娘娘向他吹了枕边风,让他改设安南都护府,还南诏子民一个安宁。

这副话可谓是说到圣人心坎里去了,他继位没多久,早就订上了南诏,想要一统中原。

喜不自胜的圣人哪里晓得,从这一步开始,盈妃就在布局了。

安南都护府魏阔就是她进京那年起,暗地里扶持的棋子。

南诏是她的家,她绝不允许任何一个臣民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。

即便是随着她北上,遍布在大胤各地的南诏人,也绝不是流民。

伏羲堂的雏形是她在南诏各部建立的善言堂,只可惜南诏各部势力互相牵制,并未发挥最大的作用,但在盛京却并非没有用武之地。

是以,在梅姑的建议下,决定依照十二律吕的法子,挑选六男六女散布各处,日后或隐于宫中或是潜入达官显贵之家,为伏羲堂所用。

因着盈妃已然怀有子嗣,这些事便全都交给梅姑处理。

梅姑那时候还只是盈妃的表妹梅柳,作为南诏郡主,比起让南诏子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,让流落在大胤的流民早日归家,她更想做的是光复南诏,不再受大胤掣肘。

只可惜在她的忙于重建伏羲堂众时,盈妃的身子愈发重了,顾凛出生那日,一众太医在圣人众怒之下,废了三天三夜的功夫,才将母子二人的命保全下来。

没有人怀疑是皇后暗地里动了手脚,这才导致盈妃胎大难产,险些血崩。

可之后这两年,盈妃的精神愈发不好,总是缠绵病榻,少有清醒的时日。

即便梅姑这时候有心去查,却也因着时日已久,皇后早就将尾巴藏得干干净净找不到了。

再就是一壁要照顾年纪尚小的七皇子,一壁要顾惜公主日渐凋零的身子。

如今想来,脑海中母妃的身影已然很模糊了,顾凛怎么回想也记不清了。

母妃的音容笑貌不在,唯独记得她的怀抱有阳光的味道,记得她渐渐咽气时的由热转凉的体温。

至于皇后在其中又是充当了什么角色,琼芳将这些年来自己偷偷寻到的证据诉诸人前。